黃妍

黃妍(英語:Catherine Wong In;1992年4月4日-),香港創作歌手,現為索尼音樂娛樂香港旗下廠牌平原習作 O.U.R. Works女歌手。於《2021年度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》首奪「叱咤樂壇女歌手銀獎」。

專輯:

反烏托邦三部曲(錄音室母帶 24/44.1, 升頻24/96)

注意:本專輯歌曲乃錄音室母帶24/44.1,由於我們沒有另設24/44.1格式類別,所以歸入16/44.1,它們其實是24/44.1。
曲:黃妍 / 林易祺    詞:王樂儀     編:林易祺 LNiCH@VH / 李思嘉 Alice Lee     監:Adrian Chan / 林易祺 LNiCH@VH
黃妍:「歌曲是我與林易褀一同寫的,詞方面,一如以往是由王樂儀操刀,並由Adrian監製。這首歌是跟《兩個月亮》作對應的。面對異世困局,如《1Q84》中的主角一樣,我們不能守株待兔,乾等他人救援。相反,我們要拾回主導權,決定自己的步伐、方向,以囂張的態度走下去。」

  • 錄音室母帶24/44.1, 以Weiss Saracon升頻24/96
  • WAV/FLAC

異地書 (錄音室母帶 24/44.1, 升頻24/96)

注意:本專輯歌曲乃錄音室母帶24/44.1,由於我們沒有另設24/44.1格式類別,所以歸入16/44.1,它們其實是24/44.1。
黃妍(Cath)推出新歌《異地書》,同時宣佈開騷,黃妍化身選書師。Cath過去幾首作品都是用文學著作的人物、情節做題材,今次《異地書》也是如此。
作詞:王樂儀    作曲:黃妍    編曲:鄺梓喬@emp    監製:何秉舜

  • 錄音室母帶24/44.1, 以Weiss Saracon升頻24/96
  • WAV/FLAC

心的全部 (錄音室母帶 24/44.1, 升頻24/96)

注意:本專輯歌曲乃錄音室母帶24/44.1,由於我們沒有另設24/44.1格式類別,所以歸入16/44.1,它們其實是24/44.1。
曲:Y.Siu / Daniel Toh / 黃妍       詞:王樂儀    編:Y.Siu / Daniel Toh    監:Edward Chan / Y.Siu@emp / Daniel Toh
黃妍:「歌曲由我和兩位年輕音樂人,Y.Siu和Daniel共同合寫,並由他們監製這首歌;詞依舊是出自合作無間的王樂儀之手。共同面對傷痛,共同尋回在泥濘中自如遊走的力量。而《心的全部》是本地詩人劉芷韻的第一本詩集。帶過幾本異地作品後,我們回到這個城市。」

  • 錄音室母帶24/44.1, 以Weiss Saracon升頻24/96
  • WAV/FLAC

7月24日大道 (錄音室母帶 24/44.1, 升頻24/96)

注意:本專輯歌曲乃錄音室母帶24/44.1,由於我們沒有另設24/44.1格式類別,所以歸入16/44.1,它們其實是24/44.1。
黃妍(Cath)新歌《7月24日大道》取材自日本作家吉田修一的同名小說,講人常處於混沌狀態,要靠自己的力量走出自己的路。
曲:馮穎琪     詞:王樂儀     編:Michael Wong@emp / Edwin Tong     監:Edward Chan

  • 錄音室母帶24/44.1, 以Weiss Saracon升頻24/96
  • WAV/FLAC

世界以痛吻我而我歌唱 (錄音室母帶 24/44.1, 升頻24/96)

注意:本專輯歌曲乃錄音室母帶24/44.1,由於我們沒有另設24/44.1格式類別,所以歸入16/44.1,它們其實是24/44.1。
曲:黃妍、何秉舜     詞:王樂儀     編:Ariel Lai@emp    監:何秉舜@goomusic
黃妍:「《世界以痛吻我而我歌唱》是《輕盈》的延續,也是對《Little People》的回應。這首曲是我和何丙 (何秉舜)一同合寫的,由王樂儀填詞,Ariel編曲。這首歌的情緒、氛圍與節奏都是我作品少有的,所以在創作過程中,我們都有一種歷險的興奮。值得一提的是,為了讓歌曲感覺更有力量,我和何丙一同設計了大量的和音,單是錄和音就用了兩天,希望大家能細聽當中心思,一起柔軟而強大。」

  • 錄音室母帶24/44.1, 以Weiss Saracon升頻24/96
  • WAV/FLAC

Little People (錄音室母帶 16/44.1, 升頻24/96)

曲:黃妍、何秉舜     詞:王樂儀     編:何秉舜@goomusic     監:何秉舜@goomusic
黃妍:「這一首作品,以哀痛來撫慰哀痛,以愛之現實來撫慰現實。歌曲由我和何秉舜合寫,並由王樂儀填詞。與我過往作品不同,歌曲沒有加入和音,反而用弦樂及鋼琴編曲營造出淒美氣氛,更突顯我們在愛中的卑微。」

  • 錄音室母帶16/44.1, 以Weiss Saracon升頻24/96
  • WAV/FLAC

黃妍、葉巧琳、陳柏宇 : Stage Live 現場放送 (錄音室母帶 24/48, 升頻24/96)

Sony推出'Stage Live 現場放送'精選了黃妍音樂會中的三首歌曲,還有葉巧琳音樂會三首歌和陳柏宇《Fight For___Live in Hong Kong Coliseum》演唱會現場收錄五首歌曲!

  • 錄音室母帶24/48, 以Weiss Saracon升頻24/96
  • WAV/FLAC

兩個月亮 hirsk remix (錄音室母帶 24/48, 升頻24/96)

曲:黃妍 / 林易祺     詞:王樂儀      編:hirsk      監:hirsk / Adrian Chan
此新版本由今屆台灣金曲獎「演奏類最佳專輯製作人獎」得主 hirsk 編曲,hirsk是香港音樂人,他的 remix與原本的版本成了一個對比,營造出不同韻味。

  • 錄音室母帶24/48, 以Weiss Saracon升頻24/96
  • WAV/FLAC

兩個月亮 (錄音室母帶 24/44.1, 升頻24/96)

注意:本專輯歌曲乃錄音室母帶24/44.1,由於我們沒有另設24/44.1格式類別,所以歸入16/44.1,它們其實是24/44.1。
黃妍 (Cath) 再度與台灣樂團Vast & Hazy的林易祺合寫、填詞王樂儀,年度壓軸全新單曲 '兩個月亮'。
曲:黃妍 / 林易祺    詞:王樂儀       編:林易祺 LNiCH@VH
監  : Adrian Chan / 林易祺 LNiCH@VH / Edward Chan

  • 錄音室母帶24/44.1, 以Weiss Saracon升頻24/96
  • WAV/FLAC

九道痕跡 (錄音室母帶24//44.1, 升頻24/96)

注意:本專輯歌曲乃錄音室母帶24/44.1,由於我們沒有另設24/44.1格式類別,所以歸入16/44.1,它們其實是24/44.1。
黃妍 (Cath) 第二張全新專輯《九道痕跡》 從自身到世界觀藉由音樂全記錄。專輯兩年前開始籌備。與《黃妍說》不同,參與這專輯創作的人更多:不同寫歌的音樂人、不同的監製,負責影像的Colin和視覺創作的Dorothy,還有從開初一同選歌、一同為每首歌以及專輯定主題的王樂儀。兩年內有許多轉變,世界的形狀、自己的心態、甚至聲音的質感都有所不同;歌曲亦隨之而不斷作出調整,例如重錄vocal的《刮骨(Unforgettable) 》,又例如重新填詞與編曲的《我沒有歌》。作品也跟著世界一同成長,如此的緊扣,如此的貼身。

  • 錄音室母帶24/44.1, 以Weiss Saracon升頻24/96
  • WAV, FLAC
  • 購買全專輯HK$200

無聲浪 (錄音室母帶24/44.1, 升頻24/96)

注意:本專輯歌曲乃錄音室母帶24/44.1,由於我們沒有另設24/44.1格式類別,所以歸入16/44.1,它們其實是24/44.1。
曲:黃妍 / 溫翰文      詞:王樂儀     編:溫翰文@emp      監:何秉舜@goomusic 
黃妍:「《無聲浪》說的是我與外婆的故事。她是腦退化症患者,記憶很錯亂。有時候意識清醒,有時候會停留在過去,甚至是想像的世界裡。她的兒女孫子都長大了,生活有了新的依靠,就慢慢忽略了、甚至忘記了這位花盡一生來保護自己長大成人的長輩。歌曲是去年與溫翰文一同合寫的,詞是由王樂儀操刀,並由首次合作的何秉舜監製。何丙與Raymond都是很細膩的人,很注重細節,所以歌曲的聲音處理更仔細,以展示出當中的情感。」

  • 錄音室母帶24/44.1, 以Weiss Saracon升頻24/96
  • WAV/FLAC

天光前 (錄音室母帶24/44.1 升頻24/96)

注意:本專輯歌曲乃錄音室母帶24/44.1,由於我們沒有另設24/44.1格式類別,所以歸入16/44.1,它們其實是24/44.1。
黃妍:「這首歌是我與台灣製作人林易祺一同合寫的,是繼《牆身有裂》後,我們第二首面世的合寫作品。發酵了一年,我和樂儀把這份感覺延伸,樂儀就寫出了《天光前》這份詞。繼《遲起的鳥兒有蟲吃》後,Adrian再度為我的作品監製。他要我用一把比較有力量的聲音演繹,感覺多了一份倔強,以及追求愛的愚勇。」

  • 錄音室母帶24/44.1, 以Weiss Saracon升頻24/96
  • WAV/FLAC

我心中尚未崩壞的部分 (錄音室母帶24/44.1, 升頻24/96)

注意:本專輯歌曲乃錄音室母帶24/44.1,由於我們沒有另設24/44.1格式類別,所以歸入16/44.1,它們其實是24/44.1。
本曲由黃妍與林家謙一起合寫,歌詞則由王樂儀及特意邀請耀輝老師操刀合寫。編 : 林家謙,監:Edward Chan /
林家謙。黃妍:「有關這首作品-曲是我和林家謙合寫的。年初我們在Edward的studio裡,用了一個下午,完成曲的部分。而樂儀也特意邀請耀輝老師和她合寫這首歌詞,留下了心中尚未崩壞的部分。日本作家白石一文在2006年出版著作《我心中尚未崩壞的部分》,而這一個溫柔有力的書題,成就了這個歌題。」

  • 錄音室母帶24/44.1, 以Weiss Saracon升頻24/96
  • WAV/FLAC

遲起的鳥兒有蟲吃 (錄音室母帶16/44.1, 升頻24/96)

O.U.R. Works (平原習作) 唱作女生黃妍 (Cath) 首次與李一丁一起譜寫、Adrian Chan 監製,繼續由王樂儀填詞,全新派台單曲'遲起的鳥兒有蟲吃' ,偶爾打破常規定律,反而能平衡乏味無趣的刻板生活,甚至能創出意料之外的新事物。

  • 錄音室母帶16/44.1,  升頻24/96
  • WAV/FLAC

失憶的魚 (錄音室母帶24/48, 升頻24/96)

有人說,魚的記憶只有7秒。如果面對不愉快的事時,我們只需落淚7秒,後悔7秒,那傷口是否能極速癒合?《失憶的魚》是《刮骨》的國語版。雖然這兩首歌的旋律一樣,但主題、甚至編曲部份都不一樣。《刮骨》是一首關於成長的歌,《失憶的魚》卻是我為一位剛失戀的友人所寫的歌曲。從時間序上看,《失憶的魚》其實是《刮骨》的前身。

  • 錄音室母帶24/48,  升頻24/96
  • WAV/FLAC

刮骨 (錄音室母帶24/48, 升頻24/96)

O.U.R. Works (平原習作) 唱作女生黃妍 (Cath) 2019年底作品--舞台劇《無法成長的我們》主題曲《刮骨》。作曲: Cath Wong 詞: 王樂儀 編,監: Edward Chan / 鄺梓喬@emp 。黃姸 :「《刮骨》是舞台劇《無法成長的我們》的主題曲,我和樂儀分別借著曲與詞,道出對成長的無奈和掙扎。在成長的過程中,世界把你身上的特質一點一點刮走,使你盲目,讓你迷失,致你忘卻曾經想像的模樣;可是不管現實如何狠心,我們最核心的特質是無法被刮走的。甚至有時候被傷得遍體鱗傷後,我們才會看到最原始、真實的自己,聽到自己內心最深處的渴求。成長很痛,受傷很苦,但因為受過傷,我們才會蛻變成更強更美的自己。」

  • 錄音室母帶 24/48 , 以Weiss Saracon升頻24/96
  • WAV/FLAC

黃妍說 (錄音室母帶24/44.1, 升頻24/96)

Sony Music旗下音樂廠牌「O.U.R. WORKS」唱作女歌手黃妍(Cath),由街頭素人表演者搖身一變成為唱作人,自出道以來一直全身投入創作。出道一年,Cath推出首張個人專輯《黃妍說》,包辦全碟大部份曲詞之餘,更親自撰文散文集《文妍文》,隨碟附送。《黃妍說》是Cath一直走來的心聲分享。全碟14首廣東及國語作品裡,都是Cath的無底線狂想及感性感悟,例如〈如何從夏天活過來〉是對炎炎夏日的生存之道;〈女生才懂的歌〉唱出女生生理期的共鳴位;〈笑容迷路了〉是踏入社會後對追逐名利與追尋夢想的反思;還有〈貪睡的人〉為冬天賴床找來最佳的理由。《黃妍說》內的每一首歌都是Cath的心底話,聽著歌曲,看著Cath的文章分享,也就如專輯的名字,聽著黃妍跟你訴說的俏俏話。
--- 錄音室母帶24/44.1, 以Weiss Saracon升頻24/96
---購買各專輯HK$200
---WAV/FLAC

小鹿撞樹記 (錄音室母帶24/48, 升頻24/96)

黄妍Cath Wong 親自作曲、填詞新歌,清新,真摯,十分動聽,人聽人愛。
--- 錄音室母帶24/48 以Weiss Saracon 升頻,
Studio Master 24/48 Upsample 24/96 by Weiss Saracon
---WAV/FLAC

笑容迷路了 (錄音室母帶24/48, 升頻24/96)

O.U.R. Works (平原習作) 唱作女生黃妍 (Cath Wong) 創作第二首派台作品,
笑容迷路了 (Intro: 16” Dur: 3’38”) 曲: Cath Wong 詞: 周耀輝 / 王樂儀
編: 鄺梓喬@emp / Ariel Lai@emp / Edward Chan 監: Edward Chan / 鄺梓喬@emp
黃妍(Cath)首支派台歌〈如何從夏天活過來〉為炎夏帶來消暑節奏,第二首派台作品〈笑容迷路了〉,換上淡淡然的編曲,在秋意漸濃的季節裡,Cath再一次寫出最貼地的個人經歷,與樂迷分享。〈笑容迷路了〉是不少打工仔的心路歷程,Cath回想初踏進社會工作的自己,經常要OT,沒有時間做音樂,欠缺靈魂,Cath當時感到很恐慌,然後想到要寫歌抒發那些恐懼,〈笑容迷路了〉的國語版亦因而誕生。〈笑容迷路了〉的國語版唱盡了Cath的心聲,訴說她如何尋找笑容,但由於Cath對於廣東詞的創作還未拿捏得夠準繩,所以唱片公司幫她找來周耀輝及王樂儀操刀代勞。周耀輝與王樂儀聽過國語版的〈笑容迷路了〉,再了解到Cath的由Busker到成為歌手的音樂路後,便得到現在廣東版的歌詞。監製Edward Chan及鄺梓喬(Kimme)在編曲上都花了不少心思。Kimme特意以兩支Acoustic Guitar貫穿全歌,以突出Cath邊彈邊唱的歌手身份,另外再加入弦樂四重奏及敲擊等元素,編曲更覺細膩動人,與Cath的歌聲匹配至極。
---錄音室母帶24/48, 以Weiss Saracon升頻24/96
---WAV/FLAC

WhizHound